用一生做好一份事业
摄于 厦门 2016年
前段时间看了引起热议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据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即便是个俗套的热血励志故事,看完依然很感动,启发了我的思考。
出场时,阿尔米汗已是个退役的国家级摔跤运动员,看到电视上汉城奥运会的直播里,印度依旧没实现摔跤项目首金的突破,下定决心要培养自己还未出生的“儿子”成为世界冠军,从后来的故事里可得知,上天给阿尔米汗开了个玩笑,生了多个孩子全是女儿,天不遂人愿,就在他心灰意冷之时,无意中发现两个女儿有成为摔跤运动员的潜质,由此开始了对两个女儿长达十数年的魔鬼式训练,最后培养两个获得世界冠军的女子摔跤运动员,这就是电影讲述的故事。
本文不聊女权或者父母把自己未竟之梦想加诸于后代身上是否正确,在这个追求自由意志,尊重个人选择的年代,有大把的人在说这个,甚至有“父母皆祸害”群组的出现。我只想聊一件事,用一生做好一份事业。
电影中阿尔米汗饰演的父亲可谓是一生痴迷于摔跤,在他年轻时即通过努力成为印度国家级摔跤运动员,而后退役。在偶然发现女儿是可塑之才时,他对她们进行了多年的严酷训练。他为了摔跤,几乎把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进去,按照当下网络上的标准,怕是相当无趣的灵魂,不旅行,不读书,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一天到晚就知道和人“打架”,还没有一份正当工作赚钱,承担起做丈夫、父亲的责任。
电影最让我动容的是,大女儿从国家体育局训练回来之后挑战父亲的那场戏,已是中年的父亲最后输给了女儿,只因是体能上的退化,技巧和动作娴熟度丝毫不落下风,那说明什么?他这近二十年来,并非仅作为教练在一旁指导两个女儿,而是没有停掉自己的摔跤训练,这一点是难以想象的。
电影是艺术创作,即使真人真事改编,必然也有真有假,我相信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会有很多用一生去做好一件事的默默无闻的人。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引子,触动了我,因我正深陷在苦苦搜寻工作目标的泥潭里。
从世俗的角度去猜测下,如果这个父亲没有培养出两个世界冠军的女儿,他这一生对摔跤的痴迷,既不会获得名也不会获得利的回报。利或许他不care,名他care么?他是care的,他目标很明确,是要拿到世界冠军的称号。他会觉得虚度一生么?
柳比歇夫在26岁就决定一辈子研究昆虫里的跳蚤,并且知道这将耗费他很多时间,他就发明了自己的计时方法,让自己能够更有效率,这一行为没有间断的持续了56年,直至他去世,这是多么“非人”的举动,他的强大动力源自哪呢?
我好奇的是这样能够用一生去做一件违背本能的事的人是如何寻找到目标,并如何用一生去完成它的。用一生做一件事,做一件符合本能的事太容易了,一生都要吃饭,都要睡觉,都要拉屎撒尿。
《异类》用一本书阐述了一个“10000小时定律”:在一件事上投入10000小时,你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这就涉及到如何去分配时间了,把这10000个小时用在哪件事上。
今年高考适逢文革后第40个高考,网上讨论很多,对于大部分参加过高考的中国人来说,高考对其人生的影响绝对不小,我也不例外。从选择专业开始,或许就是寻找“一份事业”的开始。
在当今这个物质丰富,娱乐活动多样化,节奏快,选择多的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涌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李笑来给出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一生)”的概念似乎相当应景,每七年做一份事业,便多一份经历,多一个title。
在所谓的财富自由的临界点达到之前,谈事业似乎是相当不接地气的一件事,连马斯洛低层需求还没实现,就去追求最高级的自我实现,不过我并不觉得追求一份事业与钱的多寡有绝对的联系。我知道,现实世界里,大多人的工作只是满足有报酬加身心能忍受而没突破底线的程度。用一生做好一份事业是主动选择,还是选择少的情况下被动选择呢?
我好像有了模糊的答案,用一生做好一份事业的前提是这份事业至少能给予基本的生存资本,否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空谈。不一定囿于“一生”这个时长,如何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实现它?这才是我最想探寻的,或许多尝试会是一个答案?
再有不到一个月,进入职场就整整三年了,我对此依然看得不够清晰。经常有说法称,把兴趣当成工作,既能赚钱又开心。在微博上,我有发问过如果给100万扫大街愿不愿意,答案很明显,所以,薪酬给得足够多,没兴趣也可以开心,当然,这假设很明显不符合供需规律,扫大街拿不了这么高薪酬。
工作了的你或者即将工作的你,关于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答案可以分享一下么?写这个公众号本质上也是我的一个尝试一种学习,而非我有多少值得分享的。